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4-344X
国内刊号:42-1782/C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3840 人次
 
    本刊论文
孔子学院与文化传播
  摘要:孔子学院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儒学(儒教)宣扬现世的“人”,并不涉及“前世”与“来生”,也不讲究“天堂”与“地狱”,更重要的是儒学基本不讲“独立的个人”,从来都把个人放在组织中进行研判,如“君臣父子”“个人与国家”的框架。孔子本人的形象也完全世俗化、全景化,没有被虚拟化和神化。儒学没有“顶礼膜拜”的场所,儒学不具备宗教的特性,不是宗教。孔子学院不是教会学校,孔子学院不对世界构成宗教威胁。

  关键词:孔子学院;儒学;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149—02

  油画是西来之物,日久习惯之。经常想,有朝一日能去到法国、意大利学习油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艺术便是幸福。想多了,偶尔也就会想:中国也是文明古国,西人又会对我们的什么文化感到好奇乃至向往呢?于是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孔子,关心以他名字命名的“孔子学院”,并做出一番断想。

  一、孔子与孔子学院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自2004年起,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始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至今已在100多个国家与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学院,为世界人民学习汉语和汉文化,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了贡献。

  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也称“儒教”。很多国家都有国教,如美国等为基督教,日本则信奉神道教。在中国历史上,外来内化的佛教经常被看作国教,但从民族意义上讲,由孔子创立的儒教才应该是中国真正的国教。按理说,既然以“孔子”之名成立“孔子学院”,自然也要传播孔子的儒教。然而,学院章程却明确规定学院的主要业务是“开展汉语教学”,通篇并无儒学、儒教词句。

  二、宗教与宗教场所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基督教有教堂,神道教有神社,佛教有寺庙,道教也有道观,然而,在中国影响巨大的儒教却并无宗教场所。这一点,常使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凡宗教都围绕着“个人”来编织教义,而且讲的基本都是“人”的前世今生和来生,“人”都是不同“时”“空”中不同“因果”下的“人”,因此就有了“选民与弃民”“天堂与地狱”等不同对应组合。说儒教是“教”,可儒教宣扬的都是现世的“人”,并不涉及“前世”与“来生”,也不讲究“天堂”与“地狱”,更重要的是儒教基本不讲“独立的个人”,从来都把个人放在组织中进行研判,如“君臣父子”“个人与国家”的框架。而且,孔子本人的形象也完全世俗化、全景化,没有被虚拟化和神化。从这些宗教的最基本关切对象和建构要素上看,儒教确实不能称之为宗教。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儒教不需“顶礼膜拜”的场所,儒教的“教堂”自然也就无需存在,而没有固定宣教场所的儒教,就只能丧失自己的独立性而一直依附于国家政权了。

  三、标识与统一形象

  宗教场所的外观与内景设置很像现代的连锁商业机构,都有统一的形象设计,而且一般极为考究,如基督教富丽堂皇的教堂、日本神道简明静瑟的神社、佛教高大雄壮的寺庙及其佛像。但据了解,除最基本的logo标识外,各地孔子学院并未有统一的形象要求,不仅没有,章程还要求“根据各国(地区)特点和需要,孔子学院的设置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此处设置模式应该不仅仅理解为办学模式)。而且,各地各类孔子学院的经费来源并不一致和统一,甚至有的并不宽裕,只拥有几间教室和办公室场所,绝大部分并无完全新盖的可独立规划设计的建筑。这样,要想统一所有孔子学院的形象就不大可能(最少学院章程并不这样要求),孔子学院也就无法像基督教教堂那样进行统一的包装。

  孔子学院没有统一的形象设计和统一形象的传道场所,就很难用来传播“宗教”了。

  四、孔院与教会学校

  孔子学院显然也与教会学校不同。教会办学是基督教的一大特色,教会学校极大地传播了基督教。孔子学院章程规定:“中国境外具有从事语言教学和教育文化交流活动能力且符合本章程规定申办者条件的法人机构,可以向孔子学院总部申办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申办者须“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年度项目经费由外方承办单位和中方共同筹措,双方承担比例一般为1∶1左右”。所以,仅从经费筹集的角度上讲,孔子学院兴办的不是也不可能是教会学校式的“学制教育”。虽名为“学院”,却更像我们平常意义上讲的“培训学校”或“培训班”,甚至大学里的“选修课”,与当年教会学校的教育、管理与宗旨截然不同。其实,孔子学院的英语名称“Confucius Institute”也同样宣告了孔子学院的性质:Institute者,“学院、学会、协会、研究所、训练班、讲习会”之谓也。

  所以,儒教其实并没有形成和具备作为宗教的特质,儒学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完形为真正的儒“教”,孔子学院也就不可能成为儒“教”的教会学校(当然,中国国家汉办也不会去办什么“孔子医院”),有关国家自然也用不着害怕孔子学院会像当年基督教南北开花、传教士游移东西一样了。不过,这对于笔者而言倒确实是个遗憾。为了全世界的文化交流,如若有朝一日儒学真的成为“儒教”,并像基督教一样游走于西方,该会是什么景象呢?当然,在如今的中国,虽然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儒教却不是也不可能是国教,因此,孔子学院只能是一个汉语的教学机构,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大使”。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